而易见的,德国的“俾斯麦”号以惊人的生存能力抗击了几乎整个英国舰队长时间的攻击,而在这期间,其他德国战舰在基本不受影响的状况下挥出了射击度和精度的优势,接连以较小口径的舰炮重挫英国主力舰,最终赢得了那场海战的胜利。
张海诺独特的战术也算不上其创,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海战的规、次数和影响虽然不及6战,却依然是战术天才们展现自我的一个大舞台。早在古希腊时期,“击其而乱其阵”的战法就已经有迹可循,而在风帆战列舰时代,击乱敌方舰队的阵型也是取胜的关键之一,而随着舰炮射程的不断提高,指挥官们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但他们仍不能忽略一个道理,那便是物极必反在枪炮武器和造舰技术提升到一个很高水平的时候,另一种兵器却在悄然取代战列舰,若不是天气缘故的影响,这场生在北角的海战就未必是如今的局面了!
在火控雷达的指引下,德国舰队的炮火保持着惊人的准度,在接下来第二轮齐射,“提尔皮茨”号15英寸主炮所射的穿甲弹直接命中目标。在世界各国现役战列舰中,德国俾斯麦级的主炮口径随不是最大,但得益于这个国家一贯领先的火炮技术,其穿甲弹的实际效能令人赞叹。
刹那间,黑色的舰影幻化成为一团巨大的火球,几乎整个夜幕都被这惊人的大爆炸映亮,德国人迅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开局,而借着这耀眼的光芒,他们更看清了整个英国舰队的容貌这也是目前雷达技术不足以分辨的!
于是,张海诺和他的军官们欣喜的现,居于中弹战舰之后的,是两艘建造于上一场战争时期的复仇级战列舰。由于其设计思路和更早开工伊丽莎白女王级颇为相似,只是在动力装置上有所改进,而战舰尺寸、吨位和装甲等技术指标均只是略低于伊丽莎白女王级,因而常常被看作是伊丽莎白女王级的缩小版本。不过尽管保留了伊丽莎白女王级的主要火力门15寸的mki型倍径主炮,但这种战舰各方面的指标,包括23节的最高航、51-33c毫米厚度的装甲以及陈旧的隔舱设计,都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
夜战的场面看似混乱,但训练有序的舰员们都在严格遵照旗舰的命令行动。击沉第一个目标之后,“提尔皮茨”号的信号灯在闪烁中传递出了重要的命令:集中火力攻击第二目标!
如今排在英国舰队最前列的,变成了悬挂海军少将旗的分舰队旗舰“君权”号。当年波澜壮阔的日德兰大海战爆之时,“君权”号刚刚完工,那时意气风的新锐战舰,经过了25年又6个月的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