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赵愭是很兴奋的。
他现在是大宋的皇帝,臣子们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劳,那都是他这个天子的文治武功。
大理区区一隅小国,也敢挑衅大宋,现在受到大宋武力镇压,他自然是扬眉吐气的。
如今,杨沅上了奏章,介绍了三路大军的讨伐情况,还有已经攻占的地区。
在奏章后边,杨沅又告诉朝廷,在此期间大理国内部发生了政变,杨氏夺国,大理变成了大兴。
大兴国国王杨连高息兵乞降,愿意谈判方式,解决由段氏王族挑起的这场战争。
杨沅秉承圣天子意,已答应与之合谈,催促朝廷尽快确定谈判条件。
而他在此期间,先行与大兴政权周旋,摸清对方底线。
因此,赵璩才向小皇帝赵愭提议,召开御前会议,尽快敲定此事。
毕竟,这里距大兴国太远了,就算是金牌急脚递,也得半个月才能把消息送达。
所以,必须尽快框定一个有操作空间的条件区域,以供杨沅代表大宋与大兴谈判。
不可能每一步细节,都派信使往来于临安和大理,随时听候朝廷裁断。
只是,对于如何解决这次大理主动启衅攻伐大宋的事,群臣意见分岐严重。
已是三朝元老的宰相沈该,这两年身体愈发地不好了。
他已经两次乞骸骨要求致仕,如果再乞一次,小皇帝也不好拒绝。
所以,沈相在朝廷的时日不多了,心态也就愈发的超然。
“陛下,摄政大王,老臣以为,与之谈判侵扰之事,是混淆了因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