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杨沅虽然不懂具体的制造,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哪怕他说的只是他所知的一些简单的原理和构造,就足以让这个时代的匠人,对于火枪的概念有了更正确的思路,少走了弯路,也少了探索的过程。
杀伤力感人,顶多用来骚扰吓唬人的“喷火枪”,直接被越过了。
他们的研发直接进入了火铳阶段。
火药的精度,现在已经达到了标准,
火绳枪的技术其实也不难,杨沅一说,匠人们就懂了。
但,难的是钢铁制造工艺的提高。
千锤百炼的精钢也不是没有,但是以现在的技术,无法进行大量生产。
不能大量制造,那就没有普及的价值。
而能够批量制造和装备的武器,就只能用更劣质一些的钢铁。
如此一来,管状火器为了不被火药炸碎,管壁就需要足够厚,所以,它实际上应该叫“火炮”。
这种端在手里的迷你小炮,就是火铳。
只不过,有了杨沅的描述,萧千月他们制造出来的火铳与历史上发明的火铳还是有区别的。
他们这种火铳介于火铳和鸟铳之间。
因为,粒状火药、定装火药、瞄具刺刀什么的都有了。
只是因为钢铁质量的原因,它还无法真正成为取代冷兵器的关键。
冶金技术……
谈到这个,杨沅也是两眼一抹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