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沅这一路行来也没有闲着,既然存了招揽吴家的心思,他也在暗中授意“同舟会”对吴家进行调查。
吴家投效之意已经表现的十分明显,但是否接受,以及接受之后,能让吴家起什么作用,他也要先了解清楚。
他起码要知道,吴家是不是一块朽木,能不能扶得起来。
杨沅对吴家底细的这些了解,就是“同舟会”对吴家暗中调查的结果,而不是听吴渊自己说出来的。
至于说吴家为何从巴蜀七大豪门之一,一个富可敌国的存在,渐渐没落下来,变成了一地之豪强,这还真不是吴家生产经营上的失误。
这个年代没有那么多的新兴产业,已经掌握了的产业经济,也很难出现大的失误。
因此,一个家族的兴衰大多取决于政治因素。
吴家的失误,就在于对如今的西军三帅臣,在他们还弱小的时候,吴家没有投资他们。
可是因为战争的需要,西军三帅臣还是脱颖而出了。
其中的吴家最为兴旺时,吴玠是任职四川安抚使的,川峡四路那时俱在掌握之中。
曾经追随、投效三帅臣的那些家族,原本就是豪族的,地位自然更加稳固,原本只是小家族的,也顺势崛起了。
可是地盘还是那么大,产业还是那么多,他们想要崛起,势必就要挤压他人的生存空间,夺取他人的经济利益。
欲通西蜀之宝货,转南土之泉谷,在这年代主要就是通过长江水路。
此外就是往南和大理做生意,往西和吐蕃做生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