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再往前去,就是蓬州地面,附近州县官员多与吴家有来往,有的甚至是亲戚。
吴渊的随从中便悄然少了几个人,这些人自然是跑出去提前送信了,免得亲朋好友有谁冒失了,成了杨大帅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燃料。
杨沅对此自然有所察觉,却也佯作不知。
水至清则无鱼,只要不太过分就好,他也不会过分苛求什么。
那些地方官员得了吴渊示警,全都佯作不知杨帅过境,只是他们所在的州县治安和卫生明显变好了,乞丐、泼皮更是一个都看不见,俨然有点路不拾遗的味道。
杨沅一行人也不着急,日行不过四五十里,按站而行,逢驿即宿。
因为已经离开了两路交界地带,哪怕有山贼,规模也更小了,再无打劫官军的行径。
吴渊见多识广,对蜀地的山川险易、城邑乡里、道路关津诸般地势形胜的情况十分了解。
杨沅一路与之同行,倒是得到了许多“同舟会”情报资料中也难得陈述的宝贵资料。
吴渊对和吴家关系密切的官员们都打了招呼,蓬州吴府自然是最早派人回去做了安排的。
这不,他的女儿吴眉真本来是去母舅家的作客的,结果她人刚到恭州(重庆),就被吴家派人给追回来了。
眉真都没顾上和她母舅说两句话。
回到吴府的眉真很不高兴,才十三岁的小姑娘,凶的狠。
她柳眉倒竖,一双俏眼瞪的溜圆:“爹爹为什么急三火四的喊我回来,你说,是不是杨家又来提亲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