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沅的考课评价又是上上等,官家遂提擢杨沅为右谏议大夫,紫袍金鱼,甚是威风。
隆兴三年年初,现任潼川路经略安抚使告老还乡,官家又对杨沅委以重任,以其继任潼川路经略安抚使。
现在的潼川路和原本的潼川路下辖州府已经不尽相同了。
由于川北利州路上的三帅臣,实际上控制着原陕南的一部分州府,所以在这一年的陆续调整当中,利州南部的一些府县,划给了成都府路、潼川路和夔州路。
相应的,成都府路、潼川路和夔州路南部一部分后世当属于云南等地区的府县,则提前划分了出去。
因此,现在的潼川府路的北界,已经纳入了阆中、广元,以剑门为界。
剑门一开,川北就在脚下。
不过,潼川北有西军三帅臣,西有成都府路,东有夔州路,潼川路被夹在中间,最难出政绩。
皇帝分明是把杨沅当宰执培养的,没道理这么快外放,而且去这样一处不易创造政绩的地方才对。
朝廷上对此颇有议论,不解陛下用意。
然后,便有一个小道消息传了出来:
据说官家刚刚提擢杨沅为右谏议大夫,就听说杨沅把前皇妃刘氏收房为妾,官家气到吐血。
不过,这既然只是小道消息,虽有人私下讨论,却也没有人敢把它搬上台面来讲。
但是,不久之后传出的准确任命,似乎印证了官家对杨沅的不满。
官家不仅任命杨沅为潼川路经略安抚使,他的右谏议大夫之职也没撤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