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信奉的不是他所推崇的学术,便弃用之。
可是礼部是掌管教化的衙门,这种关乎教育的衙门,它的尚书怎么可以是一个信奉伪学的人呢?
所以,虽然曲陌去职要在礼部试之后,他的继任者身份却很快就传出来了,乃是王慎之王侍郎。
王侍郎这一搏是真的成功了。
而孙艺嘉孙侍郎,却因为信奉理学失去了成为礼部尚书的机会。
这个消息传开,理学信徒们就如挨了当头一棒。
此时临安正在筹备礼部试,全国各地的举子齐聚临安。
这场学术之辩,因此也就不再只局限于临安士人之间了。
也不知有多少读书人加入了对理学和蜀学之辩的讨论与研究。
在这个时代理学本来就不占上风,时常受人诟病抨击。
现在因为皇帝明确站队,局势更加明朗。
这时候,“木易先生”与陆九渊和其他几名新收的弟子一番探讨之后,又出了一本新蜀学的详解。
原本的蜀学体每户杂乱无章,它融合了释、儒、道的许多思想,却一直没有一个系统的、明晰的理论。
现在有了李师师的启发,又有陆九渊这个真正的心学创造者“不断脑补”,居然搞出来了。
“木易先生”又是个不差钱的,一旦形成著作,它就会第一时间被印刷出来,并免费赠送给士人学子。
一时间,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等年轻官员,在陆续拜读了“木易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