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蜀学、新学三大流派,每个流派又细分为多个门派,其学杂芜,各融释儒道为一体,各有所长,也都不成体系。
我看,他们现在争也争不出个什么,待来日哪一学术能更加缜密完善,方有机会一家独大。”
历史还真如李师师所言,孝宗皇帝厌憎理学,曾经把它打为伪学,也没能阻止理学的东山再起。
它在朱熹等理学大儒的不断完善之下,终是成了气候,从此一家独大。
只有王阳明的心学,后来自成一派,成为理学天下中的一抹新颜色。
心学?
杨沅想到王阳明的心学,忍不住对师师说了起来。
杨沅所知自然浅薄,他说的只是后人将心学的主要哲学思想总结出来的一些精要关键,并没有充分的论理附上。
但李师师是何等样人,心学要点只要被她知道,她自然就能将其细化分解,倒推出种种论理论据。
这就像高校举行辩论赛,正方反方的辩手其实未必就是认同给他的论点的。
但他被安排成了这一方的辩手,那他也一样能站在这个论点上讲得头头是道。
更何况,以李师师的心性和思想,心学的学术本来就很能赢得她的认同。
李师师一听杨沅所言,顿时惊为天人。
“这是……二郎所思所想?”
“呃……”杨沅总不好说这是未来公认的继孔子之后第二个圣人的学术。
天下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将来还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