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官,是想着要泼杨沅一盆冷水的。
却不想,杨沅上书的内容却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杨沅上了一份万言书,上边没有半个字的文采粉饰,而是用非常朴实的语言,详尽切实的数据,一番分析谏议,归纳起来就是:
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促进贸易。
而这,正是沈该、魏良臣他们几个老臣准备在这次御前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建议。
这次御前会议,实际上是对明年一年大宋官府重点工作内容的一个确定。
然而,他们没想到,一向激进,喜欢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杨沅,居然会上这样一份奏疏。
御前会议结束,沈该和魏良臣并肩离开议政殿。
来往官员见到两位老宰相,都是避立路旁,长揖为礼。
两位老臣一步三摇,也是颔首为礼。
魏良臣道:“杨子岳此番谏议令仆大感意外。沈相公观此子如何?”
沈该缓缓道:“小小年纪,却深明张驰之道,了不得。”
“是啊!”
魏良臣欣欣然:“仆原就看好此子,唯独担心他年轻气盛,好高骛远。
却没想到,在此紧要关头,他却能懂得宽严相济的道理,提出这样一份奏疏。”
魏良臣抚掌叹息道:“年少而聪,老成谋国,待其资深望重,必为宰相之才,此国家幸事也!”
魏宰相话犹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