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虔诚的神态,竟似比最前方唇上还带着稚气的绒毛,从未曾上过战场的新兵,似乎还要……
更有少年气?
笑声渐渐停歇,围观百姓的神情也渐渐肃穆下来。
先是衣甲鲜明的新兵,接着是战袍破损的战士,然后是两鬓斑白的老军……
他们这三个方阵,就仿佛是走完了一个战士一生的历程。
很多文人看不起武人,文臣一生宦途,归宿是致仕还乡,悠游泉林,含饴弄孙,而武人呢?
你所拥有的一切,就是他们用性命换来的,又何以轻鄙武人?
当老兵队伍举步的时候,杨沅向李显忠示意了一下,正了正仪刀,便提马跟上了队伍。
他佩的是一口仪刀,虎皮为鞘,镶金嵌玉,十分的精美。
不过,刀身实是木质鎏银的。
杨沅此刻其实是一身文臣装束,并未如李凤娘所想,穿着一身盔甲。
如果杨沅此刻一身戎装,会比较刺激到某些人脆弱的神经。
而杨沅身着文臣装束,才符合他们的期许。
杨沅倒没有坚持穿戎装,他想树立大宋军人的形象,并不是一定就要抬一个贬一个,非得把文官的气势压下去。
文武对立,必生大患。
他的目的是让文臣们意识到武人对国家的巨大贡献,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把他们的荣耀视为自己的荣耀,而不是彼此尖锐地对立起来。
李显忠负责最后的献俘队伍,他向杨沅点点头,肃然目送杨沅伴随老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