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学派推崇的史书。
用对方最认可的权威来打对方,实在诛心!
辩论的最後,崔岘还向对方发起诘问:若序为天心,何以圣人不传?
而正是这句话,让陈冲神情僵硬,让在场读书人们,震撼到头皮发麻。
因为这看似简单的一句反问,是个绝对的两难悖论!
怎麽回答都是错!
要麽承认序非必要 ,那麽《毛诗序》神圣性崩塌,圣人不传,序非天心,可删!
删了《毛诗序》,古文经学派直接凉凉!
要麽坚称序必传,那麽这就更严重了——因为你这是在指控孔子失职!
圣人未传,是愚呢?亦或是惰呢?总之,你这是在渎圣!
这个‘扣帽子’的手法,是不是很熟悉?
用敌人的办法,把敌人打死!
一句诘问,让大儒陈冲,当场哑口无声!
此人方才‘後生狂妄’之话,犹在众人耳边回荡。
结果一转眼,竟在崔岘手下,撑不过一个回合!
见陈冲不开口,崔岘扬起眉头,继续逼问道:“若序为天心,何以圣人不传?回答我!”
面对这般逼问。
陈冲深吸一口气,总算回过神来。
他同样选择对‘帽子言论’避而不谈,辩道:“序传乃汉世补阙!《春秋纬·说题辞》云‘诗䭾天地之心’,非序何以明天心?”
东莱先生哂笑出声。
这老东西,中计了!
因为崔岘是在逼他当众承认序为‘补阙’!
既为补阙,谈何神圣?
果然。
几乎是在陈冲话音落下的瞬间。
台上的红衣少年一声冷笑。
而後他一甩袖袍,指着陈冲,整个人格外肆意张扬:“《周易·系辞》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尚书·舜典》曰:诗言志!
“《左传》襄二十七年赵文子‘诗以言志’——三重圣训皆明:志在人心,非在序言!”
“尔以汉儒补阙之文,压三代圣王之道,可乎?!”
这,又是一次三重圣训的组合打击,和类似‘囚徒困境’的诘问!
《易》的言意之辨。
《书》的创作本源。
《左传》的历史实例。
最後,再加上一句绝杀——
尔以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