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到了眼前,难道中国人是从天上掉下来不成?
不过不管他们怎么疑惑,上级的命令已经下达了,俄国士兵慌慌张张的投入了战斗的第一线。这时候他们遇到了这辈子最为恐怖的一幕。
在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道道沙尘。遮天蔽日,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巨大的坦克向着他们冲了过来。高昂的炮口充满了力量感,狂野。凶悍,威严,融合在了一起。在这种现代化的战争机器面前,任何抵抗都是卑微的。
俄国人也装备了坦克,但是比起眼前的这些坦克,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他们的看法并没有错误,这次张贺年使用的主力坦克已经是中国最新研制的第二代主战坦克了。
最初的坦克基本吨位在10吨到15吨之间,和t26差不多。而第二代的坦克吨位则是提升到了27吨左右,几乎大了整整一倍。
坦克更大了,就意味着能够装备更大口径的主炮,这一批坦克已经装备了30倍径的76主炮。遍观世界各国,他们的坦克主炮普遍停留在40到50毫米之间,中国无疑又提前走出了一大步。
而且中国还率先采用了倾斜甲板,克里斯蒂悬挂系统,以及50厘米宽的超大履带。另外中德还搞了联合研发,共同研制出12缸柴油发动机,马力达到了400,在同时代,也是傲视群雄的。
靠着强有力的发动机,使得新式坦克在公路上能达到40公里,越野也能达到32公里每小时。从各个方面来看,新一代的坦克已经和苏联的t34相当接近了。毫无疑问t34在二战初期,也是一款设计精良的坦克。
而且在大国之间的超级消耗战之中,苏制坦克用战绩证明了他们的实力。新式坦克实际上在23年左右就有了雏形,并且在部队之中小范围的开始装备。
很显然这种大幅度领先世界的坦克,并不是这么容易搞出来的,在测试之中不断出现问题,不断反馈给军工厂方面,然后再进行不断的改进。例如最初采用了60度倾斜装甲,最后改成了45度的,这样能够更强反弹炮弹的能力,也增强了防御。
当然改进最大的还是舒适性的问题,早期的坦克能活生生把驾驶员折磨死,可见这种坦克的糟糕程度。苏制坦克在这方面也是臭名昭著,别以为舒适程度是一件小事情,这直接关系到装甲兵持续作战的能力。
中国方面也下了苦功夫,终于这型坦克在在26年最终定型,并且被命名为雪豹坦克。经过了两年时间,近卫师的主力基本换装完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