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土改是不得不为之,而公社化也是必然的选择,否则根本没钱去积累,也没有粮食支撑城市化。
自己相比那些伟人,唯一的优势就是提早了几十年,手中的筹码或许更多一些,迂回的余地更大。但是他们开创的一条工业化道路还是没有错的,从重工业到轻工业,等到工业成熟之后,控制住虚拟经济,着重实体经济。
光是这两点大方向。就足以得到一个及格分,张廷兰能做就是尽量让政策更加温和一些,受损失的人更少一点,既要保证发展的速度,又要防止发展的问题,还要避免急功近利,张廷兰在心里头已经将策略都确定下来。
“没错,我也注意到了,单纯分地肯定不够,因此我的意思是把土改限定在几个中原的人口大省。把这几个省摆平,就能极大的降低社会矛盾。”
王永江苦笑着摇了摇头:“拙,恐怕不会这么容易的,这几个省土改了,其他省份的人也会红眼的。他们不会考虑别的,对于很多农民来说。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就是几辈子的梦想,要是全国都一样还好,不然他们闹起事来,后果更严重。”
张廷兰一听这话,也是以手击额,一脸的苦笑:“岷源先生。我是把问题想得简单了,但是无论如何,不土改,就搞工业化。我敢担保,中原必定会再度出现白狼起义,遍地都是烽火,我们还怎么搞建设啊。”
“拙,我想了一段时间,觉得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赎买的办法,我们从地主手中把土地买过来,然后有了钱的地主再去投资工商业,从中原开始,然后再逐步推广,遍及全国。”
“也不妥。”张廷兰也顿时摆手阻拦:“岷源先生,这里面也有问题,我们本来资金就有限,如果再用来买土地,哪还有投资的钱。而且你怎么能担保地主拿到了钱之后,就会投资工商,万一他们存到银行生利息怎么办?”
王永江一听,也是一阵目瞪口呆:“的确如此,想要两全其美,实在是太困难了。”
张廷兰突然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急忙笑着说道:“岷源先生,你的想法倒是提醒了我,或许可以按照赎买的思路走下去。我们可以从地主手里赎买土地,但是可以在钱上做文章,如果愿意投资工商,可以全部给他们,如果不愿意,就只能存在指定的银行之中,分期付给他们。”
听到张廷兰的话,王永江也是露出了一丝笑容:“拙,继续说下去。”
“我们可以对地主的投资行为作出规范管理,让他们多吸纳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