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协议,英国撤销天津,汉口,九江,镇江,厦门等地的租界,只保留上海公共租界。另外放弃在辛丑条约之中的驻军权力。
放弃领事裁判权,放弃庚子赔款,成立专门的贷款清理委员会,整理中英之间各种贷款,本着恶债不偿的原则,重新确定归还数额。
在关税问题上,英国将所有海关交还中国管理,但是为了保证顺利过渡,中国需要聘用英国工作人员三年……
林林总总,一共签署了而是几条,将英国自从鸦片战争以来,攫取的各种特权基本废除,唯独保留了上海公共租界和香港问题。
上海的公共租界涉及到国家太多,而且张廷兰也想保留一个开放的口岸,毕竟上海还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开发利用还是离不开外资,只不过租界这种形式肯定要改变,外交部已经着手开始谈判了。
最后的一个问题就是香港,这一点双方都十分默契的没有谈及,张廷兰的手还伸不到南方,而且还是要给大英帝国留点面子,不然他们不会这么容易就范。
整个谈判一直持续到了五月份,在23年6月28号中英才最终敲定了协议。通过这份协议,中国基本将英国的特权废除干净,为收回了大量的租界已经关税,国家的领土和经济主权都得到了有效的维护。
公布出去之后,举国欢腾,一扫叛乱的影响,由奉军主导的新政府也深入人心,南北渐渐的恢复了安宁,国家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时期。
只不过要想彻底巩固这个成果,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军制改革。要变奉军为国防军,对于这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张廷兰又托付给了蒋方震。
在张廷兰的主要助手当中,蒋百里和王永江非常相似,两个人都没有什么地域成见,办事也公平合理,让人心服口服,正是如此,张廷兰才敢把这种大事情,交给蒋百里。
“副总统,这是我刚刚拟定的一份整编计划。”
张廷兰看了看,然后点点头:“百里兄,你这份计划里头有异地招兵这一条,不知道你准备怎么操作呢?”
“副总统,官场上唐总理和岷源先生都提出要异地为官,按照我的想法,部队也应该如此,如果将军和士兵都在同一地区,就容易形成小团体,对于部队的管理非常不利,因此应该彻底打破。我准备让关内和关外的部队进行一下大换血,这样才能真正的淡化地方色彩,把奉军变成国防军。”
张廷兰也点了点头:“我很同意这个措施,不过东三省早发展了这些年,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