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了出来,立刻笑道:“两位先生德高望重,有才华过人,能有什么麻烦事处理不了啊?”
“邻葛,这几个月我们算是看透了,想要在北京待下去。就两样管用,一个钱,一个枪。天天各路人马堵着门管你要钱,给了自然听话,不给就是麻烦。要是有枪,还能把他们赶跑,可是偏偏我们什么都没有,就只能当受气包,要是拙再不来,我都准备辞职了!”
“少川先生,情况真这么糟糕么?”
“比想象的还要糟糕。”唐绍仪和梁启超异口同声的说道。
张廷兰一看,也顾不得休息了。急急忙忙的来到了客厅,听着两个人的介绍,唐绍仪首先说道:“拙,按照你的意思,我尽量保留了一些北洋的老人,算是把内阁班子拉了起来,新政府也开始运作。可是现在国库空虚,拿不出什么钱来,军头要钱,政府官员要薪水。老师也教育经费,列强还要赔款,一下子全都堆在了面前,我是真有点撑不住了。”
又是财政的问题,张廷兰也猜到了。因此并没有什么意外,笑着问道:“少川先生。究竟有多少的缺口。你给我说一说。”
“唉,拙,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每个月各项支出,至少需要一千一百二十万元,而实际的收入不足四百万元。也就是说有七八百万的缺口,需要填补。”
张廷兰一听这话,也是目瞪口呆,他知道从满清以来。就拖欠了大量的赔款和借款,数额相当大,但是真正知道了详情之后,还是被吓住了。
唐绍仪又掰着手指头,和张廷兰计算了起来,由于民国政府成立之初,宣布继承满清的战争赔款,包括马关条约的对外借款,辛丑条约的庚子赔款,总数加起来是79388万两库平银,折合成银元,在十二亿以上。
随后北洋政府又搞了几次借款,最著名的就是老袁的善后大借款,另外还有老段的西原借款,不过被张廷兰给搅和了。到目前为止,这些借款加起来,总计是5.6亿银元。
而且这还仅仅是金钱上的,为此抵押出去的矿山,铁路,土地,就更不计其数。
唐绍仪叹了口气说道:“拙,这么庞大的数额,别说是还上了,就算是连利息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今年需要支付的本息就达到了2313万元之多,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都要交给列强,真是心疼啊。如果在扣除军费,行政费用,教育经费,剩下的就几乎没有,甚至还是赤字,何谈国家建设,每每想到这里,我就睡不着觉啊。”
张廷兰一听,也是忍不住长叹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