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自己人了。”
“这个阎老西果然善于见风使舵,不过只要他听话,就不妨分他一点利益,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除了钢铁和煤炭之外,在石油上面,王永江也有了规划,把延长矿和玉门矿开发出来,使得石油年产量达到三十万吨,基本满足军队和农业的消耗。
要知道现在奉军还是要大量的进口石油,虽然主要进口的是廉价的柴油,但是由于数量太大,花钱依旧像流水一样,让张廷兰也是肉痛,要是能够自给,当然也是好事情。
还有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电力,按照计划,要把发电量提升到12亿度,保证基本电力基本覆盖东三省。电力可是工业的动力,只要电力跟上了,企业的发展才能进入快车道。
“岷源先生,我看发电的指标,可以再提高一点,到15亿度,甚至是20亿度。我们现在解决了发电设备的问题,又有充足的煤炭,多修建一些发电厂,绝对没有问题。另外也要把眼光放在水电上,东北有不少的河流,另外西北还有黄河上游河段,都是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要多建造水电站。”
王永江也点了点头,张廷兰又接着往下看,化肥产量达到二百万吨,汽车达到十万辆,年造船能力达到十五万吨,飞机生产到两千架……
林林总总,各种数据,足足罗列了上百项之多,最后王永江说道:“拙,为了完成上述的目标,政府至少需要累积投入五十亿元,平均每年十亿元,一想到这个数字,我也有点心虚啊,只怕达不到。”
张廷兰也知道这个数字的确有点大,不过后世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之中,就投入了五百多亿,力度超过了民国三十几年的总和,从而快速建立起工业体系,想起那些人物的魄力,自己的确是有些自愧弗如。
“岷源先生,这些投入除了靠政府拿钱之外,还要向社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另外在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方面,要学会把老百姓组织起来,一旦亿万百姓和我们站在了一起,共同劳动,想要完成这个投资额度,并没有什么难度。”
王勇也笑道:“这话虽然有理,但是想要组织起老百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怕拙还要再高升一步,把地方政策,变成全国的大政,这才有希望。”
“这到底算不算是劝进啊?”张廷兰笑道。
“水到渠成,顺势而为罢了。”王永江笑着说道:“曹锟刚刚弹劾了徐世昌,要重新请黎元洪就任总统。不过这个举动,显然不符合选举法的程序,我们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