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先生以为还有什么不足么?”
王永江的眼珠微微转了一下,然后说道:“张少爷在各方面都考虑的很周全了,只是我听说北市场实际上都是在兴业公司控制之下,众位商人的福祸都在您的一念之间,未免有些风险。”
王永江的话有点刺耳,但是也直指关键,目前来看,北市场的兴衰全都在系于张廷兰一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隐患。而王永江这么说,也透着对张廷兰的怀疑,他甚至怀疑这是一个陷阱而已,目的就是把商人骗进来,然后榨取财富。
也不怪王永江这么想,这个时代各方势力都把商人当成唐僧肉,肆意压榨。王永江此时能够直,也说明这个人心底无私,并不怕得罪人。
“王先生说得有道理,只是奉天商人要面对强大的日本商业力量,我们不抱成一团,就只能被各个击破。兴业公司不过是权宜之计,只要等到奉天商人足够强大,就会拆分,给予大家充分的自主权利!”
“张少爷,愿意把这么大的利益让出去?”
“王先生,我们和商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们好,我们才能好,一个小小的兴业公司算什么。中国历代都把收税的和纳税的对立起来,认为从别人兜里掏钱,双方就是对手,其实不然,我们收税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是为了引导帮助大家对抗洋商,保护我们的利权。”
张廷兰的几句话之中透漏出来的东西可不同寻常,王永江何等的精明,他立即察觉出来,张廷兰说的是一种全新的财政理念。
中国历史上不乏理财能手,但是这些人都跳不出敛财的怪圈,包括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在内,都是如此,他们的措施都是在从老百姓手中拿出更多的钱,尽可能的保证国用。而到了工业时代,财政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充当调节经济的杠杆,政府也不再是单纯的敛财,而是要变成一个服务者的角色,促进和保护经济发展。
王永江虽然学识惊人,但是也免不了就旧观念的影响,一时间还有些疑惑:“税收难道不是保证政府的用度么?”
“没错,不过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更多的作用,比如我们修路搭桥、发展教育、引进技术、购买机器等等,再比如我们利用税率为杠杆,对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给予优惠,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促进工商业的发展,税收理应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八个字好说,但是政府又能得到什么,没有好处的事情谁又会做呢?”
“王先生,在工业时代,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