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直隱忍著没有爆发。
眼看著两个领导平静下来,张平安一屁股坐过去,询问他们刚才在谈什么事情。
王主任告诉他,菊顾主任的丈夫在机修厂当副厂长。
“她利用这层关係拿到了机修厂劳保订单。
发动他们居委会的妇女们一起做手套,计件工资按劳分配。
当然,她自己拿的是大头。说白了,那些大妈们是她僱佣的工人。
这不是公私合营进一步推进了吗?她担心她们那个手工作坊做不下去,就询问我的意见。
我就帮著他在居委会问了一嘴。”
她也是问了之后,才知道面临这个问题的不止他们街道,还有很多社区都有类似的情况。
毕竟,基本上每个居委会都有一些有能耐,或者有关係的能人。
他们靠著关係和人脉,揽一些糊火柴盒,串葫芦,包白之类的任务,
然后跟居委会合作,委託居委会帮他们找人代加工,以计件的形式发工资。
这些作坊没有固定的地址,也没有固定的工人,更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资,绩效。
如果按照公私合营的模式,最终將它们直接收编为正式工厂的话,肯定是不合適的。
可如果一刀切將这些作坊都砍掉,那显然更是不行。
虽说这些人確实从中牟利了。
但是这些兼职零工,也確实改善了很多居民的家庭生活。
很多妇女们带孩子,做家务之余糊点火柴盒,包点白,做点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