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在其中一根最高的钻塔残骸顶部,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夹角里,一块蒙着厚厚灰尘、布满锈迹的“地质沉降监测仪”残壳被人为撬开一个微小缝隙。
\n
缝隙深处,并非废弃电子元件,而是一个仅有口香糖大小、融合了先进量子场波动接收单元的微型传感装置的核心部分。这就是【深渊听壁】阵列中,编号为“矿渣-03”的传感器节点。就在几秒钟前,李芸体内的晶簇爆发非人嚎叫时,这个极其隐蔽、对准蜀中大学和城市西郊地下深层区域的探测器,捕捉到了两个独特量子信号的“碰撞”:
\n
一个是来自蓝湾苑方向的“饥渴共鸣波”(样本-07爆发源)。
\n
另一个,是来自矿场西偏南方向深层地壳中、那瞬间产生的微弱量子谐波反馈(推测:旧食本体)!
\n
“矿渣-03”核心芯片将捕获到的信号特征,混合了自身的位置坐标(作为固定参考点),压缩编码成一个极度简短的、定向超低频加密数据包,如同投入深井的石子,沿着预设的秘密中继路径传送了出去。
\n
***
\n
时间流逝。咖啡馆里,轻柔的爵士乐换了一首又一首。林默喝完了杯中的咖啡。平板上的【地心回响溯踪引擎】界面,那疯狂滚动的数据流如同沸腾后逐渐沉静下来的水泡,开始变得稀疏。原本模糊闪烁、代表误差范围的光圈(覆盖半径超过五十公里)开始剧烈地、像被一只无形巨手捏紧般向内塌缩!
\n
光圈的每一次收缩,都伴随着地图上大片区域被筛除。无数的地质断层数据、磁异常区、已知钻井位置信息被交叉比对。李芸体内的畸变晶簇位置(作为已知生物信标)、【深渊听壁】捕捉到的量子信号源方向角、以及“矿渣-03”本身的地理坐标,成为三角定位算法的关键锚点,疯狂地缩减着数学空间中的“可能区域”。
\n
最终!
\n
所有的数据流瞬间冻结。
\n
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