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秘方和技巧才是做出美味臭豆腐的关键,於是我踏上了寻找老师傅的道路。
经过多方打听,我得知在城市的另一头,有一位王师傅,他做臭豆腐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在当地颇有名气。我满怀期待地找到了王师傅的店铺,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一开始,王师傅並不愿意收我这个徒弟,他说做臭豆腐又苦又累,而且竞爭激烈,怕我吃不了苦,坚持不下来。我诚恳地向王师傅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告诉他我是真的对臭豆腐製作感兴趣,並且愿意付出努力去学习。也许是我的诚意打动了王师傅,他终於答应给我一个机会。
学习製作臭豆腐的过程远比我想像的要艰难。王师傅首先教我挑选豆子,他说豆子的品质直接影响到臭豆腐的口感和味道。好的豆子颗粒饱满、色泽光亮,没有杂质和坏豆。为了学会挑选豆子,我在市场上跑了无数趟,对比了各种不同產地、不同品种的豆子,逐渐掌握了其中的诀窍。
选好豆子后,就是浸泡、磨浆、煮浆、点卤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浸泡豆子的时间要根据气温和豆子的品种来调整,时间太短,豆子吸收水分不足,磨出的豆浆不够细腻;时间太长,豆子容易发酸变质。磨浆的时候,要控制好机器的转速和水量,让豆浆的浓度恰到好处。煮浆更是关键,火候太大,豆浆容易糊锅,產生焦味;火候太小,豆浆煮不熟,会有豆腥味。点滷的时候,手法和用量都要精准,多一点或少一点,都可能导致豆腐不成形或者口感不佳。
在学习油炸和调味的环节时,我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油炸臭豆腐的油温要控制在180- 200摄氏度之间,温度太低,臭豆腐炸不熟,口感软塌;温度太高,臭豆腐表面容易炸糊,里面却还没熟透。而且,在油炸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翻动臭豆腐,让它受热均匀,炸出漂亮的金黄色。调味方面,王师傅有自己独特的秘方,各种酱料的比例和调配方法都是他多年的心血结晶。我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按照王师傅的指导调整酱料的配方,可做出来的味道总是差那么一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想过放弃。有时候,连续几个小时站在热气腾腾的炉灶前,被油烟燻得头晕目眩,手上还被油溅得满是水泡;有时候,精心製作的臭豆腐却因为一点小失误而功亏一簣,那种挫败感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