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耶律桀将茶水一饮而尽,杯盏里就剩下些茶叶沫子,然后道。
“听说星织那丫头这段时间住在你那里,族人随我回北戎之后,恐怕一时半会儿不会再派人来接应,你给我好好看住了,别让她惹祸。”
姜琼月惊讶两人的关系之余,郑重答应。
“我答应,她与我二哥有缘,也许以后会成为我的嫂嫂也说不定。”
“哼...”
耶律桀冷哼一声。
“姜老二是个运气好的家伙,也是条汉子,娶了我北戎的圣女,以后少不了与你姜家打交道的机会。”
北戎的男人不稀罕依依惜别。
他强迫自己收回那有些恋恋不舍的目光,抱拳道。
“走了,后会有期。”
姜琼月也正姿拱手还礼。
“姜琼月,恭送北戎二皇子殿下。”
翌日使节团顺利离京,谢吟刚松下了一直紧绷着的弦,却着了风寒,病倒了。
姜琼月带着朝华和景瑜来探望,她让两人去厨房熬药,自己则时不时帮更换谢吟敷头的帕子,一边给他念着送往翰林院需要抄录的奏呈。
随着和谈之事的落幕,谢吟一跃升为翰林院掌院,并入主东阁大学士。
成为大央历朝历代,年纪最轻,晋升最快的官员。
只不过现在这位朝廷正二品大员无心公务,好像个开蒙的小童,趴在床沿上听姜琼月念公文,像听先生讲课一般。
“一下午了,不是新开恩科,就是编修典籍,再不然还有重修书院,甚至还有推荐宗族的孩子入学的,我看你这掌院快赶上教育部部长了,干脆开个班教书上课算了。”
谢吟这段时间不仅有内政,还要忙着外交,确实累坏了,闭目养神之余,长而密集的睫毛轻轻颤动,好像欲飞的蝴蝶。
“起草、编修、科举...这些本来也都是翰林院指责之内的事,虽然繁琐枯燥了些,但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
说着他凭借印象,从身侧拉过姜琼月的手,枕在脸下亲昵。
“你想那魏氏的娘家父亲,不就仗着朝野中有不少出自本门的学子,向来以桃李满天下自居么,如今科举选材,也在我的掌控之中,普天之下考取功名的读书人,都可以称作是翰林院的门生,吏部的文选司,考功司,就连兵部的武选司也要看翰林院脸色行事...”
而且如果眼下成帝有皇子或者太子,那谢吟就是当之无愧的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