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日子,铺子赚了钱,再给你填补回去便是。"
这是魏氏惯用的伎俩,拿的时候说是借,但是时间长了,也就不了了之。
姜琼月自然知道她的用意,但却没有拒绝反而点头应允:“可以。”
但是没等魏氏高兴,就听她继续道。
“府中的财务状况,我虽然不甚了解,但也知道铺子的经营并非一帆风顺。如果我现在借出银子,将来铺子的收益不佳,这笔账又该如何算呢?"
魏氏被问得一愣,她没想到姜琼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这..."魏氏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姜琼月见状,又继续说道:"不如这样,我可以出借银子,但是需要立下字据,明确借款的数额、期限以及还款的方式,这样一来,大家都有个保障,也能避免将来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说着她又转头去问景瑜:“现在市面上的炭火价格如何?”
景瑜如实说:“便宜一点的煤球每秤二百文,要是购置整个侯府足以过冬的数,怎么也得八百两到一千两。”
姜琼月在数目上填写了一千,然后递给魏氏。
“老夫人请签字。”
魏氏的老脸被羞的通红,怒道。
“哪有婆婆管儿媳拿银子还要写欠条的道理?”
姜琼月反问:“也惯没有府上没钱开支就拿儿媳的嫁妆顶事的吧,再说不打欠条,如何算借?还是您本来也没打算还,方才只是说着玩玩的?”
魏氏这点心思自己知道是一回事,被人当面说出来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她恼羞成怒,指着姜琼月的鼻子。
“你当真以为侯府不敢休了你!”
侯府当然是不敢休了她的。
虽说现在姜琼月不再拿嫁妆补贴侯府公账的用度和开支,但是她手里还有一些铺子,会按月往侯府交纳部分盈利。
而且除了各个院里大丫鬟的工钱是从公账中开,另外那些灶上的粗使婆子,洗衣挑水做饭的丫鬟,包括园把式,花把式前院后院的大小工,可都是姜琼月一直出钱养着。
她这么做并非是为了侯府,而是因为他们都是姜舒云在时招来的人。
平时做活上工也都没出过漏子,她不愿让踏实肯干的人心凉。
如果有一天她不在侯府了,势必是要将这些人全部带走或者打发了的,到时别说偌大一个侯府没人管理,只怕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