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魏氏骂了句“废物”,叫下人捡了碳筐近前一看,更生气了。
“怎么就买了这么点?那可是足足一百两银子!”
丹若不敢去揉磕青了的膝盖,一脸为难到了近前。
“回禀老夫人,”丹若的声音里带着无奈,“现在的市场行情,一百两银子只能买到这么点炭火了。这还是因为永平侯府的面子,人家才额外多给了些。以前府上常用的那种上好的梅花碳,现在的价格已经和黄金不相上下,而且大多数都被送进了皇宫,供天子和后宫的贵人使用,城里已经没有现货了。”
魏氏虽然生气,但也对此表示无可奈何。
她转而又把主意打到了姜琼月的头上。
“夫人呢?府上这么冷,可有叫她想想办法?”
春娥收到温雨眠的眼神暗示,上前说到。
“奴婢往拢香阁送过一次甜汤,夫人屋里暖和的很,可不像是缺炭火的样子。”
“什么?”
魏氏听完心里的火气蹭蹭直涨。
她当婆婆的在这挨饿受冻,小姜氏她竟然私藏了炭火自己享用。
“走,去拢香阁。”
姜琼月披着一件柔软的狐裘外衣,她坐在桌前,专注地审视着近日新增的账目。旁边,谢玉嫣亲笔书写的一封手书静静地躺着,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不久前,她从荒山带回的黑石块经过鉴定,正是珍贵的原煤。
在与冶炼匠人和方管家的共同商议下,他们雇佣了一些矿工,对这些原煤进行了初步处理,去除了杂质。
其中一部分被加工成了煤灰,用于方家的冶炼工作;另一部分则被制成了煤球,在盛京市场上销售,为人们提供了取暖的新选择。
桌上的账目详细记录了煤球销售的收支情况和盈利,而谢玉嫣的手书则是对方家供应燃碳的感激之情的表达。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普通人家能够保持温暖已属不易,更何况方家要维持铁铺的运营,离不开持续的烧火冶铁。
如果整个冬天无所作为,方家无疑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然而,现在他们不仅能够正常营业,而且使用的煤炭成本比之前的木炭还要低廉,这让方家对姜琼月的帮助感激不尽。
不过姜琼月也不是只施恩不图回报。
她要求方家在下一次暴雪来临之前,加紧制作一批武器送往边疆。
同时她还安排伯爵府的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