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黑发元帅重重的叹了口气:“只怕我们得做好……平定叛乱的准备了。”
在场的将领们无不目瞪口呆,而裴的指尖依旧触到那张羊皮纸卷,喃喃的说:“这算您送给我方的大礼么?您的目的又何在呢?慕迦提督。”
此时的慕迦提督已经在赶回尤纪共和国首都的途中。此间的当事人们都还不甚明了,后世将这两日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称为“三一四”事件。其中第四军的佯装失败更是被冠以“狡猾的溃败”一名。
假如裴知道的话,想必会抱怨说“狡猾”太过贬义了吧?我们也是事出无奈啊!
海涅教授引用裴的名“军人是一种奇怪的生物——他们总是最轻易的服从命令,但在荣誉面前,丝毫不畏惧强权”,进一步解释说:“这种特质在‘三一四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军的将士们尽管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以至于受人蛊惑,犯下大错;但是在关键时刻,出于强烈的荣誉感,他们选择了抗争,并且在最危急时刻挽回了第一军的声望。
表现得更为出色的则是帝国元帅裴子维所率领的第四军,他们以极少的兵力抵抗共和军的进攻,以惨烈的伤亡、以及——海涅教授所称的——“壮烈的演出”成功的迷惑了共和军统帅和堡垒内部的叛徒们,最后与在城堡内部的裴元帅里应外合,瓦解了这次极大的危机。
裴本人在这个事件中的表现就无需多了,无论是统筹全局的远见、孤身被俘的勇气还是在极为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明锐的洞察真相,都值得大书特书,以下仅摘录一小段《帝国之光的一生》中对此次事件的分析:
“三一四事件”中颇值得玩味的是裴对待第四军和第一军的不同方式。
尽管这一事件中,裴不过率领了第四军的一部分,但是先后两次与敌军的交战中,裴舍弃了之前“轻松取胜”的种种妙计,甚至在离开时留下了“诸君务必坚守”的命令,这也导致了第四军的伤亡率远高于寻常。但这种伤亡率又是必须的——没有第四军的奋战,就不会造成第一军军人的集体反抗和觉悟。裴巧妙的运用了第一军将士们的内疚心理,赢得了最后的筹码。
我们也要看到,裴平日里要求第四军训练的“求生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有人将第四军此次战役称为“狡猾的溃败”的原因。裴曾经自豪的说(笔者按:不知道这种自豪究竟源于何处):第四军逃跑的能力无人能及。就是这种让人觉得和军人尊严相悖的本事,却一次次的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可见帝国之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