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求人
要使自身安定,国家安宁、天下太平,必须依靠贤人。古代治理天下的共有七十一位圣王,从春秋看,自鲁隐公到鲁哀公共十二代,在这期间,诸侯获得君位和失去君位,其道理是一样的:得到贤人,国家没有不安定的,名声没有不显荣的,失去贤人,国家没有不危险的,名声没有不耻辱的。
先王为了寻求贤人,是无所不做的:他们可以对贤人极其谦卑,可以举用极为卑贱的人,可以到极远的地方去,可阻付出极大的辛劳。假如虞国采用宫之奇的意见,吴国采用伍子胥的意见,这两个国家存在到今天也是可能的。由此看来,国运是可以使之长久的。如果有人能延长人的寿命,那么人们没有人不愿意;现在有办法使国运长久,而做君主的却不去努力寻求,这就错了。
尧把天下传给舜,在诸侯面前礼敬他,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让自己的十个儿子给他做臣属,自己要求以臣子身分朝拜他;这是把自己降到最低下的地位了。伊尹是在厨房中服役的奴隶,傅说是殷商的刑徒,两个人都做了天子之相:这是举用最卑贱的人了。禹东行到达樽木之地,太阳升起的九津之山,青羌之野,林术茂密之处,耸人云天之山,鸟谷青丘之国,黑齿之国,南行到达交耻,孙朴续椭之国,盛产丹砂、生长漆树、泉水喷涌的九阳之山,羽人、裸民之国,不死之国,西行到达三危之国,巫山之下,故露暖气之民所居之处,积金之山,奇肱、一臂、三面之国:北行到达人正之国,人海之滨,断山之上,犬戎之国,夸父逐日之野,禺强居住之所,积水、积石之山。他四处奔走,毫不懈怠,为百姓忧虑,面色黧黑,周身不适,步履艰难,去寻求贤人,想要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这是辛劳到极点了。结果得到皋陶,怕益、直成、横革、之交五人为佐,所以功绩刻于金石,书予盘盂,流传后世。
从前尧到大泽之中拜见许由,说。“十个太阳都出来了,火把却还不熄灭,不是徒劳吗?您来做天子,天下一定能够大治,我愿把天下交给您治理。”许由推辞说:“这是为什和呢?要说是因为天下还不太平吧,可如今天下已经太平了;说是为了自己吧,须知鹤鹩在树林中筑巢,树木再多,自己也只不过占据一棵树枝;鼹鼠到河里喝水,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