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林昭见状,知道火候已到,他朗声说道:“赵馆长,各位专家,为了证明我的清白,也为了彻底打消大家的疑虑,我提议,能否邀请更多行业内公认的权威鉴定专家,甚至动用一些高科技检测手段,对这件青铜神树残件,进行一次更加全面、公开、透明的复检?我相信,真金不怕火炼,真相也终将水落石出!”
\n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在场多数人的赞同。
\n
用更权威的手段来验证,无疑是最公平、最能服众的方式。
\n
一直沉默的张教授此时也缓缓点头,目光中带着一丝赞许:“好!年轻人有担当,有魄力!老夫也想看看,这件残件究竟是真是假。如果林小友你说的是对的,那我们这些老家伙,可真要汗颜了。我愿意参与这次复检,并联系几位业内的老朋友一同进行。”
\n
有了张教授的表态,事情便再无阻碍。
\n
接下来的几天,博物馆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和微妙。
\n
刘副馆长和李明如同惊弓之鸟,整日坐立不安,而林昭则依旧如常工作,只是他能感觉到,同事们看他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敬畏和好奇。
\n
三天后,复检结果在博物馆的小型会议厅内正式公布。
\n
由张教授牵头,联合了另外两位国家级鉴定大师,以及数名运用现代科技仪器的技术人员,对那件青铜神树残件进行了堪称“庖丁解牛”式的检测。
\n
张教授亲自宣布了结果:“经过我们团队的联合鉴定,包括碳十四年代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金相显微组织观察以及对锈蚀层和包浆的微观分析,可以确认——”
\n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屏息等待的众人,最终落在林昭身上,带着一丝复杂的感慨:“这件青铜神树残件,确系现代仿品。其铸造工艺虽高超,但合金成分与古蜀时期青铜器常见配比存在显著差异,锈色为化学催化速成,包浆亦是人工做旧,与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