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首页

第1098章官吏并举

高义欢心中清楚,东吁国已经被孙可望控制,可是孙可望居然上书给了他一个借口,东吁王也上奏表示是误会,高义欢便也就装起了糊涂。

中南半岛肥沃,确实令高义欢垂涎欲滴,不过他现在却没有那么好的胃口,关外需要人口,云贵也需要人口,西北更需要人口,魏国内部没有扩张的动力。

中国地大物博,王朝初期,人口减少,人均资源太丰富,最适合的政策是道家学说的修养生息,让民间恢复元气,恢复生气。

东南亚气候炎热,魏军并不适应,况且要击败孙可望并不容易,届时耗费巨万,击败周军,国内又没有准备好占据此地,无法从中获利,反而需要耗费钱粮维持,就只能像永乐年间占据安南一样。

此时魏国并未准备好,所以高义欢就坡下驴,叫停了干涉东吁的准备。

不过他并未承认孙可望的说辞,而是派出一名官员前往调查,至于调查需要多久,就看高义欢觉得什么时候时机成熟了。

孙可望刚占据东吁,还没消化,也不想和魏军开战。

这样一来,两方便形成了默契,高义欢装作不知道,孙可望掌握东吁傀儡政权,继续给高义欢进贡称臣。

在处理完此事后,高义欢开始着手恢复民生,首先除了东南外,近期不再主动发起战争,减少朝廷开支,节省下来的银钱,用于鼓励生育,并对移民提供免税政策。

地方上,高义欢开始推行,修养生息的策略,而内政方面,则将翰林院,改为帝国政治大学,国子监改为帝国事务大学。

翰林院原来是朝廷养才储望之所,科举考试后,朝廷会选一小部分进士,进入翰林院,让他们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了解官场,懂得处理政务,然后再委任实职。

这算是一种官员的培养制度,不过大不分进士却没有机会进入翰林院,就被任命了官职。

科举考试主要考的儒家经典,进士并没有做官的经验,也不懂一些事务该怎么处理,所以高义欢决定将翰林院改为帝国政治大学,将每年科举考中的进士,全部放入其中,培养三年后,再任命官职。

历代以来,科举成为进士后的辉煌前景,使得大量读书人投身科举,可是科举进士每隔几年也就取那么两三百人而已,造成了人才浪费。

因为科举带来的巨大收获,整个社会重文士轻工商,大家都去考科举,便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此,高义欢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决定对大魏官制进行改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

相关小说

天潢贵胄 言情 /
天潢贵胄
漫漫何其多
468762字05-08
洛姝聿战 言情 /
洛姝聿战
卢平凡
407763字06-25
太虚至尊 言情 /
太虚至尊
江凡许怡宁
《太虚至尊》/江凡许怡宁著/简介:
5188786字06-25
她的小梨涡 言情 /
她的小梨涡
唧唧的猫
101517字07-12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言情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渔雪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初学医,未能从业,后贩电视,遇下周回国,遂共享经济,押金不退...
2093355字07-11
异度旅社 言情 /
异度旅社
于生小说
《异度旅社》/于生小说著/简介:
869673字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