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要弹劾你的声音很大,去外面避一避吧。等过几年,朕在招爱卿回来!”
高义欢并不准备杀黄宗羲,聪明人能看出来,黄宗羲背后有高义欢的支持,如果利用完就弄死,有点不厚道,以后就不太容易找人为他办事了。
黄宗羲一阵黯然,他本以为自己搬到陈名夏,前途一片光明,再干两年就能够入阁,一步步掌握朝廷,成为大魏首辅,可不想突然从云端跌落。
皇权专制之下,臣子的权利,都来自皇帝,明代权倾朝野的猛人不少,可他们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皇帝想弄他,立时完蛋。
魏忠贤权倾朝野,整个朝廷半数都是他的人,崇祯登基后,几招就把他解决了。
黄宗羲内心忽然一阵恍惚,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
“爱卿!”高义欢见他失神,不禁出声唤道。
黄宗羲回过神来,忙行礼道:“臣谢过陛下庇护!”
……
几日后,高义欢下旨,捉拿黄宗羲、吴应箕等人下狱,交三法司审理。
仅一日,判决下来,黄宗羲、吴应箕革职为民,充军万里,流放到大魏帝国最西之地里海东岸。
黄宗羲与吴应箕到了流放之地,一边戍边,一边讲学,教授当地人,还有来此的汉人读书,可是两人得罪之人太多,最终黄宗羲被勋贵刺杀于里海边。
吴应箕整理黄宗羲遗物,发现书稿数十万字,整理为一书,书中以“民本”的立场来抨击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此书出现之初,引起了极大反响,后为魏太宗所禁。
其余的南党官,按着上书的奏折来查,一个都没跑掉,视情节轻重,判处贬官,流放。
高义欢遂即下旨,趁机收回谏台闻风奏事之权,令今后奏事必有依据。
在黄宗羲等人被流放后,一些人认为南党倒了,自己就算是冤枉的,想要翻案。
许多被贬官,被赶回家中的北党官员,便开始打点关系,想要重新回来。
高义欢遂即招来李岩,暗示他上书结案,李岩没有推辞,上奏皇帝,南北党案就此结案,不许再提。
高义欢立刻同意,并下诏书说,党争祸国,朝廷动荡数月,政令不行,事务堆积,荒废国事,如今两党以清,令各部官员专注政事,不得再参与党争。
圣旨一出,大魏朝廷立时安静,想要重回朝廷的北党,失望之余,便又恨上李岩。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