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满了大魏官员,以及投降的朝鲜官员和士族。
这时金尚忠和催鸣露先进大殿,看着个阵势,心中窃喜,忙给高义欢行礼。
高义欢微笑着摆手,然后笑对众人道:“这两位绅民,有一稚子,乃朝鲜昭显世子之后。若真如此,即是朕之臣孙。朕当优恤,助其复国,不令失所。”
“陛下圣明,恩同再造啊!”催鸣露激动得痛哭拜倒。
高义欢面露慈祥的微笑,挥手道:“宣进来吧!诸位朝鲜公卿,一同辨之。”
侍卫高声唱道:“宣李焓进殿。”
不多时,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穿着朝鲜世子的礼服,进到殿中,给高义欢行礼。
高义欢目视左右,令朝鲜降官,上前审视,其中一人乃是前朝鲜国礼曹判书郑仁沥,曾今教过昭显世子的三个儿子读书,熟悉三人的模样。
他上前打量了李焓一眼,忽然一声断喝,“你是谁?为何假冒宗室。”
他这一声喝,令满堂一惊,瞬间一片寂静,完全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昭显世子长年在沈阳做人质,清军入关后才被放回,同年就死了,不晓得的是病死还是被毒杀,反正没过多久,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流放,朝鲜国内的大臣见过李焓的很少,加上豪格又清洗了一批,便更没什么人认识了。
不过郑仁沥确实教过李焓读书,他应该是认识的,而众多朝鲜人听他的断喝,自然都愣住了,遂即瞬间哗然,议论纷纷。
催鸣露一听,顿时就急了,忙道:“郑判书,你再仔细看看,这就是世子之子啊!”
郑仁沥却一脸断定,“若真是世子之子,我岂会不识,再看多少遍,都是假的!”
那李焓这时却开口道:“先生,你不认识我了么,我还记得您教给我的圣贤之书。”说罢,李焓居然背诵起来。
郑仁沥将头扭到一边,不去看李焓,而是给高义欢行礼道:“陛下,小臣曾今教过李焓读书,此童子绝不是李焓。”
一旁金尚忠大怒,“郑仁沥你欲意何为?出如此之,对得起历代先王吗?”
旁边的催鸣露慌忙给高义欢行礼,“陛下,不能信此人之,郑仁沥投降胡虏,心怀叵测,该杀。”
他这话一出,堂上不少朝鲜人脸色一变,纷纷出来行礼,开始支持郑仁沥。
朝鲜本就党争激烈,内部斗争,比外部斗争还狠。当年日本人都打了进来,朝鲜王被赶到了鸭绿江边,朝鲜内部还不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