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问道:“你们都是哪里人?”
“陛下,草民等人都是潮州人!”一名老头说道,看样子应该是族长。
朱慈烺叹息道:“让你们背井离乡,朕之过啊!”他沉默一阵,抬头看着众人又问道:“你们在这里还习惯吗?”
百姓大多低着头,不敢和皇帝说话,最后还是老头左右看了看,才磕头回道:“陛下,潮州多山少地,其实我们那里的人,很早以前就时常出海。有不少人去了吕宋,甚至更南的岛上讨生活,都过得很好,我们来到这里,官府分了这么多土地,气候也与家乡一样,并没有什么不习惯,只是有点恋乡而已。”
朱慈烺听了这个回答,倒是有些意外,当下又与老头说了几句,询问了一些情况,听老头说着潮州人出海,在吕宋等地生活的故事。
在朱慈烺看来,背井离乡,是一件很伤感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选择离开家乡。
朱慈烺对于离开大陆,败退到海岛,始终耿耿于怀,心中非常痛苦,可是听了老者的话,却有一丝不一样的感悟。
中国地大,各种地形都有,不一样的土地,养育了不一样的人,在平原地带,人们安土重迁,可在福建和粤东,山多地少,种地养活不了那么多人,便逼着多余的人口往外发展。
下南洋,便是这种内因造成的特殊情况,高义欢对于如何移民,控制西伯利亚,伤透了脑筋,可是在南洋,福建广东的先民,却已经自发的向南洋移民数百年。
对于粤东和福建的百姓而,他们依然恋家,但是走出去,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可能带来更好的生活。
朱慈烺一直想返回大陆,可他清楚的知道,不可能了,所以他心中一直非常痛苦。
方才的谈话,让朱慈烺忽然意识到,既然大陆容不下他,或许他可以像福建、粤东的百姓一样。
交谈了许久,朱慈烺才起身离开,整个人的心情,居然好了不少。
一行人视察一圈后,回到赤坎堡,朱慈烺看着堡垒,有些惊奇,“这是红毛夷建造的堡垒?”
郑成功点了点头,“陛下,这确实是红毛夷的建筑。此堡防御完善,难以攻打,驻扎千余人就可以挡万余大军的围攻,臣围困数月,才迫降此城。”
朱慈烺微微皱眉,“这个堡垒怎么和高贼建造的城池有点像!”
郑成功笑道:“陛下,高贼就是从西夷这边学过去的。”
朱慈烺有些吃惊,“如何建筑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