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这牛筋上哪儿找?还有那绞盘装置,我们试了几次都做不出合適的来。”
刘协皱了皱眉。
確实,他忽略了这个时代物资供应的局限性。
现代工艺中习以为常的材料和加工方式,在这东汉末年的工坊里都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光是牛筋这一项就难住了我们好几天。”
旁边的年轻工匠小李也插话道,“市面上卖的牛筋韧性都不够,而且长度也达不到要求。就算勉强用上了,测试时要么断掉,要么就是弹性不足,射程大打折扣。”
刘协环顾四周,看到角落里堆放著几次失败的样品:
断裂的弓臂、变形的绞盘、烧焦的引线...每一次失败都意味著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时间的流逝。
更让人心急的是,工匠们虽然手艺精湛,但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有限。
刘协试图解释槓桿原理和机械效率的概念,可大家听得一头雾水。
他知道要真正掌握连弩技术,不仅需要合適的材料,还需要全新的思维方式。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看来新科技的研发並非一帆风顺。
一些固守成规的將领,对这些新式武器充满了牴触。
另外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中,士兵们消极怠工,阳奉阴违,新兵器的试验也因此受到了阻碍。
消息传到刘协耳中,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刘协的目光扫过在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