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这个招牌不要也罢。”
诸葛亮轻轻摇头,目光坚定的回道:“兴復汉室,並非为了一家一姓之尊荣,而是为了延续大汉之治世理念,让百姓重归太平。
若只为追求权势,背离初心,即便成就霸业,又有何意义?”
“先生既然都明白,那为何还要一意孤行呢?”秦朗一脸困惑的问道。
“亮三代皆为汉臣,只是心有不甘而已。”
“既然先生心意已决,那秦朗就不多劝了。
对於先生这样的大才,无论何种境地?少主都会引为挚友,若他日先生有所需,少主也定不会坐视不理的。”
“替亮谢过轩公子,只是亮恐怕是让他失望了。”诸葛亮摇头嘆息道。
“先生,秦朗冒昧的问一句,既然先生要兴復汉室,那不知先生会选择哪位诸侯呢?是荆州刘表,还是益州刘璋?”
诸葛亮笑而不语,摆了摆手道:“不可说、不可说…”
收到秦朗的来信后,曹轩也很是失望,自己费了两年功夫,却还是没有说服诸葛亮出山相助,他不禁开始反思,是自己威望不足?还是自己诚意欠缺?
但此刻容不得曹轩有过多感怀,因为摆在眼前的局势已然迫在眉睫,自己的那位颇得人心的二叔终於开始反击了。
而他的反击也是直击曹轩的软肋,曹丕的谋臣陈群、吴质等人以西凉马腾、韩遂不稳为由,举荐太中大夫贾詡为长安令。
若贾詡走了,那就相当於断了曹轩一臂,而且这个理由也是无懈可击,毕竟贾詡也是出身西凉军,在关中一带有很大的威望。
而且贾詡素有“毒士”之称,智谋超群,一旦赴任长安令,大有可能会稳住西北局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