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条厂道的尽头是一大块平整的水泥地坪,差不多有两三个篮球场大。这块水泥地坪的做工不错,其水泥厚度比田玲阿姨脸上的粉至少要厚三公分,所以它虽然历经风雨但也只龟裂了几条的缝隙而已。而这缝隙还是极清淡的小缝隙,咋一看还没有老吕眼角鱼尾纹深呢——这块清水塘少有的非豆腐渣工程是三车间的晒料场,专门用来晾晒烟叶的。
在晒场的最左侧靠进围墙的这栋建筑就是赵陶企领导的三车间了,三车间是复烤和制丝车间。原来老吕送来的的烟叶虽然也是金黄色的,但在切丝之前还必须按照一定的工艺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复烤,然后才能给你的手指留下淡淡的烟草味道,并一举熏黑你的肺叶和肺泡。复烤与农民伯伯采摘生叶后的初烤不同,它不能再用炭火直接烤,而是要用其它热介质慢慢地烘烤。清水塘的工艺最初采用的是蒸汽烘烤,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双层大铁管子,外层通蒸气加热,里层并排挂烟叶进行复烤。这根大铁管子还可以一边加热一边做匀速旋转,科技含量高达nb-.0,但遗憾的是这么高科技的设备,却因为供热问题从建成就没怎么起用过。在陈五爷执政前期,在机电工程师单志远建议下(那时候的单志远还是陈五爷通过朋友,用友情加高薪聘来帮忙改造工艺的机电工程师),清水塘废弃了这个高科技的滚筒式复烤炉,改而从昆明引进了一套二手的汽车烤漆房,经过单工程师的精心改造后,最终建成了一座小型电炉式半自动化复烤箱。此项技术革新不但大大提高了复烤效率,而且其复烤质量也大大提高,据说都能把三级叶片烤成一级了,其唯一的不足是其耗电量惊人,为了启用它,陈物业甚至不得不专门购买一个二手变压器。尽管如此,这烤箱比起达意设定的那个滚筒式的复烤炉,还是节约了很多。那个炉子,简直就是热工界的奇迹,如果没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真的设计不出来!
复烤之后,就是制丝了。
清水塘的玉石山牌香烟是卷烟,其烟叶不能像古巴雪茄那样在少女的大腿上整片卷制,而是必须得把其切成头发丝一样的细丝,然后才能卷进盘纸里变成香烟骗你的钱,毁你的肺。这个切丝的工艺就叫做制丝。它的设备也是半自动化的,结构是一个电动机带动一个曲轴做往复运动,曲轴再带动刀片做上下运动,每运动一下就切一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