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无论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比朝廷从内地派官吏过来更方便。
“赵大人,北边的气候、习俗和民风都跟南边有很大不同。朝廷骤然之间派人过来,小民只怕他们不熟北边风俗人情,会耽误公务的。”
赵大人答应得很是痛快:“朝廷北伐在即,正是用人之际。张员外既然有心为朝廷效劳,我们又怎会不接纳呢?这是好事!当王师杀到时,我们少不得要麻烦张员外您为王师担当内应和指引道路的。员外的忠义之心,当真令人钦佩,来,本座敬你一杯!”
张员外显得有些尴尬:“是是,大人过奖了,小民实在不敢当。不过,大人,小民的意思是,倘若朝廷允许的话,小民还能为朝廷做出更大的贡献。。。呃,不止带路那么简单。。。呃。。。这个,小民对治民之术也是略有涉猎的。。。这个。。。”
他越说越觉得为难,干脆就一咬牙:“大人,小民的意思是,哪怕朝廷让小民牧守一地的话,小民也是能胜任的。”
赵特使恍然:“哦,赵员外原来是想当官?”
“呵呵,让大人见笑了,见笑了。这也是小民为朝廷分忧的一片心意。。。”
“这事怕不怎么可能。”
犹如一碰冻水迎头扑了下来,张员外眼都直了:“这个。。。”
赵特使慢条斯理地说:“张员外,您有所不知。我朝的规矩跟北边有所不同。我们的官员选拔,都是要通过院试、乡试、会试各级科举选拔出来的,最后还得经圣天子亲自殿试。未经科举,吏部和北府不得授官。员外,这个,我们怕是没法答应你了。”
看着张员外的失望形于颜色,赵特使慢悠悠地说:“但是,也不是不能变通的,只是。。。”他沉吟着,却是久久没有开口说话。
先前赵特使说到南唐的事,张员外还是半懂不懂的,但他提到“变通”,张员外可是立即太明白了:天下乌鸦一般黑,南北都一样,当官的说到“变通”,那还能有别的意思吗?
张员外连忙凑近前去:“还望大人千万成全小民的这点心愿!倘若真能如愿以偿,小民将来必有重酬答谢,哪怕倾家荡产也是在所不惜!”说话间,几张银票已经悄悄地在桌子底下塞给了赵特使。
按张员外的经验,拿银票开路来跟官员打交道,那是无往而不利、百试不爽的绝技。但这次,他却是失算了,那赵特使压根不接那银票,他把手一推,脸若寒霜:“张员外,你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