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聚很是松了口气。
太昌九年七月三十日,孟聚得到消息,钦差一行已经进入东平临近的朔州了。
对于魏中丞抵达北疆的第一站就选择了东平,孟聚是有些诧异的。他本以为,按照地位和实力来说,魏中丞到北疆后应该先去拜访拓跋雄才对,但魏中丞却是先来看了自己。
为了迎接魏中丞,孟聚领着陵署的重要官员们赶到了连江府,在东平的省界上等候着。
八月一日,给钦差车队打前哨的使者姗姗到来。
使者是御史台的一个叫黄然的监察御史,四十来岁。
见面互通身份时,那黄御史的态度很倨傲,混不象一个打前哨的小跑腿,倒象他才是钦差正使一般,说话都是鼻音的,对孟聚的态度就象是对待等待定罪的犯官一样。
他连寒暄都不打,直接就说:“孟镇督,你这次惹大祸了,你的胆子也太大了!中丞大人很生气,大魏朝还没出过这样的事,东陵卫的镇督,居然杀了都督,还出省去袭击友军——孟镇督,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来,你不要命了吗?”
孟聚眨巴眨巴眼睛,他很客气地问:“黄御史,这是朝廷或者御史台的意思,还是阁下的意思?”
黄御史被堵得说不出话来,他气鼓鼓地瞪了孟聚一阵,转身拂袖就走,快出门口才摔下一句话来:“中丞大人后天驾到,你们做好准备吧!”
打前站的使者被孟镇督气走了,陵署的官员们都很忧心。有经验的官员都知道,钦差前站使者的角色虽然位阶不高,但却是个需要奉承的重要角色。使者若是心情好,他可以给接待的官员不少有用的指点,比如接待的礼节、钦差大人的脾气、癖好和忌讳之类,接待的官员可以少犯很多错误,但倘若得罪了前站使者——比如就象孟镇督这样,那就麻烦了。使者就这样拂袖走了,只说一句钦差后天到,也不说清楚什么时辰,难道要大家这样站在省界等上一整天吗?
当下,欧阳辉连忙去找孟聚,他说:“镇督大人,京官历来是难侍候的,卑职看,那黄御史多半是想捞钱吧。依卑职的浅见,不如封点‘冰敬’打发他算了,省得他刁难我们。”
孟聚思虑再三,还是没有答应。倒不是他吝啬银子,只是他总觉得黄然这事透着蹊跷。对于地方的官员,洛京的官员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何况是御史台的官员,他们不把自己看在眼里,这倒也不稀奇。但按理说,魏平来北疆的第一站选择了东平,示好的味道已经很浓了,这位黄御史却这么跳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