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族长从小读书,经过多少艰辛方才考中童生,自是知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何艰难。
\n
只要族中出位举人,就可让全族改换门楣。
\n
陈砚祖上出过一位知府,全族便兴旺了近百年。
\n
那位知府当时是二甲进士出身,可陈砚呢,考中的乃是状元郎,是第一甲第一名。
\n
不止如此,还是三元及第,就连那牌匾上的字都是天子亲题。
\n
前朝三元及第者只两人,黄观在靖难之变中投江殉国不必提,而另一位三元公商辂,历经三朝,官至内阁首辅。
\n
大梁朝历经六十年,头一位三元及第者出自他们平兴县陈氏一族,此乃无上荣光。
\n
莫说陈癞子与府台大人结交,便是陈癞子与首辅大人结交,他全族也必要保三元公,给足三元公荣耀!
\n
祠堂内众人眼中尽是疯狂之意。
\n
只要三元公不倒,我族必兴!
\n
便是丧命又如何?
\n
族谱自会记下为族牺牲者之名,供子孙后代叩拜!
\n
“迎三元公之母!”
\n
族长高唱,声音在祠堂激荡。
\n
族中四名青壮被选出,将一张木椅绑在两条大竹竿之上,由四人抬着前往陈得寿家,将柳氏请上坐,抬着前往祠堂。
\n
柳氏坐于抬在半空的椅子上哭成了泪人。
\n
全村的老少妇人尽皆出来张望,看向被抬着在半空起起伏伏的柳氏,眼底无不流露出羡慕之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