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臣之路不好走,起先我想你们走康庄大道,今日你既已出了头就退不回去了,不如就与我同道而行。”
\n
陈砚笑道:“此次我去地方,这中枢还需文昭兄多加照应。”
\n
“你我同窗,何须说如此客套话。”
\n
徐彰正色道:“若下回你真下了诏狱,我还是会如此次般来救你。”
\n
陈砚无语。
\n
他并不想下诏狱。
\n
二人多日未见,路上就有聊不完的话。
\n
徐彰经过馆选入了翰林院,成了一名庶吉士。
\n
他本意是想让李景明一同参加馆选,入六部虽可直接任六品官,前途与翰林院不可同日而语。
\n
一旦入了六部,往后想要往上爬就极难,入翰林虽会苦些,然一旦熬出头,最高可入阁。
\n
李景明却拒绝了他,并道:“我秉性耿直,极易得罪人,入阁登相此生无望,不若脚踏实地入刑部,还可减少冤假错案。”
\n
徐彰想想李景明那张破嘴,对他的自我认知深表赞同,便也不再劝。
\n
依靠下注陈砚中会元赚的银子,以及手中所剩的银两,徐彰在京郊买了一座一进的小宅子,已将妻儿老小尽数接入京。
\n
徐家的家境比陈家富足,在县城有一间榨油坊,祖祖辈辈靠着榨油赚了不少银钱,待到徐爹接过家产,便想让自家再往上爬一爬。
\n
在几个儿子中挑挑选选,最终选了最聪慧的徐彰读书考科举,徐彰也不负众望一路中了进士。
\n
在老家好生显摆一番后,就来京中跟着儿子享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