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赶紧把首辅定下,方才能减少一些争斗。
\n
即便旁人想要将新首辅拉下来,那也不能像如今这般明目张胆。
\n
反正朝堂都烂成这德行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n
永安帝一顿,放下奏疏看向陈砚:“何人可担此重任?”
\n
“自是资历、才能、威望无一欠缺之辈。”
\n
永安帝嗤笑一声:“三元公入朝不久,那些臣子的迂回推诿倒是学得炉火纯青。”
\n
陈砚:“……”
\n
您也没给个指示,万一说错话了责任算谁的?
\n
陈砚硬着头皮道:“按照惯例,首辅既退下,该由次辅升任。”
\n
“焦阁老有私盐案在身,如今户部拿不出银子,不能服众又当如何?”
\n
永安帝追问。
\n
此次陈砚不敢再打太极,干脆将心中所想尽数道出:“臣以为,焦阁老缺一项能服众的政绩。”
\n
永安帝眼底闪过一抹赞赏,又问:“是何功绩?”
\n
陈砚:“能亩产十四到十五石的主粮。”
\n
此言一出,便是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永安帝也是瞳孔猛缩,呼吸也有些乱了:“你可知我大梁百姓所种之粮食亩产是多少?”
\n
陈砚恭敬应道:“田地有肥瘦之分,加之南北气候不同,作物种类不同,亩产也不同。南方稻子年产量两到三石,北方小麦、大麦、黍等多为一到二石,玉米亩产可达三到五石。”
\n
受限于气候、种植技术以及田地肥沃等多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