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很容易。
\n
村里各个私塾多是童生或秀才开设,为的只是赚些银钱继续读书考科举,又能有多少心思花在学生身上。
\n
自陈砚来周家上课,陈得寿便日日接送。
\n
田野间草木早已枯黄,残叶飘飘落下,偶有调皮的或落在行人肩膀,或落在行人头上,行人再轻轻一拂,让其归根。
\n
周家湾离陈家湾有些远,陈砚个头小,走起来便更慢。
\n
陈得寿边走边领着他背书。
\n
陈得寿虽已经十来年没碰过书本,《论语》却能一字不差背下来,就在路上教陈砚背。
\n
陈砚记性极好,只要跟读两遍也就记住了。
\n
到家时,他已将明日该学的背完。
\n
一进院子,就见邹氏端着碗香味浓郁的鸡汤走出来,瞧见他们,竟还打了声招呼:“阿砚回来了?”
\n
这可真是破天荒了。
\n
邹氏今儿个竟还主动打招呼。
\n
因着分家,大房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哪怕共用一个厨房,也总是冷着脸。
\n
陈砚倒是好奇:“大娘是有什么好事吗?”
\n
邹氏早等着他问了,此时迫不及待道:“你青闱哥要去高氏族学读书了,我特意炖只鸡给他补补身子。”
\n
陈得福从屋内走出,双手背在身后,一副老学究的模样:“三弟,不是做大哥的说你,人要向前看,别老盯着脚后跟。”
\n
“高氏族学不是开春才收学生吗?怎的青闱这会儿进去了?”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