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是将一天的三顿饭改成两顿饭,吃不饱也饿不着,一家老小硬挺个把月的苦日子就能撑过去。
\n
可看着即将临盆的婆娘,老胡闷闷抽了半宿的烟,大人能挺小孩能挺,偏偏胎生产这事儿没法挺,一旦婆娘临盆,到处都需要花钱。
\n
再三又再三的思量下,老胡决定明天「赶山」去。
\n
老胡并不想去「赶山」,他的每一次「赶山」都是迫于为全家老小生计而发愁的无奈,如果可以的话,他倒是希望自己可以一辈子不用去山里。
\n
四月初一那一天,老胡趁着残月还悬在山尖时,朝着大夹皮沟山走去。
\n
老一辈儿的人并不习惯「威虎山」这个新名字。
\n
大夹皮沟山的向阳面与寻常山林无二,山脚被人开垦种地,越是往上的树长得越高大、越茂密。
\n
可山的背阴面,却是一个又一个高达数十丈的悬崖峭壁。
\n
与大夹皮沟山相对而立的那座山,没名儿,但也是半面峭壁,与大夹皮沟山相呼应,使得两山中间形成一个山间深谷。
\n
至于山间里面有什么,没人下去过,所以没人知道。
\n
老胡每次挖棒槌都是独自一人,倒不是老胡不喜与人结伴,大夹皮沟山的山脉绵延数十里,山中又藏匿可伤人性命的凶猛野兽,多一个人同行就相当于多了一分安全保障。
\n
可由于「赶山」的特殊性,几乎所有「寻参」的人都是独行者。
\n
道横村常年有人高价收大棒槌,只要挖出半斤以上的棒槌,足以换回全家人一年的口食。
\n
可若是同行的人多了,有的人但凡看见钱,那他的眼睛会变得比野兽还要红。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