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权贵会不会同意?
\n
包括虞苏,又会不会同意?
\n
皇后哪怕做了千万件错事,似乎都没人足够资格对其评判,因为她是圣皇的妻子。
\n
正如先前所言,圣皇留下的福泽,太深。
\n
李子冀道:“我看过遂宁城外的坟海。”
\n
沉默着述说难以言明的悲痛,遂宁城内,每一根草木都镌刻着那场大水留下的痕迹,尤其,他也是这场大水的亲历者。
\n
包括果果的亲人,也都死在了这场***之中。
\n
崔文若道:“现在很难做到,以后或许有机会。”
\n
圣皇留下的福泽再深,也终有一日会消失殆尽的。
\n
李子冀对于这场大水的态度其实是晦涩的,所谓生死,所谓惨剧,他其实没有太多动容,就像对李小婉的死一样,用现在的目光去看待承担责任之前的一切,难免显得有些冷漠。
\n
他之所以愿意去做,是因为道理本该如此。
\n
就像圣朝官员会为万里之外一个小城里蒙冤而亡的小贩讨公道,谁认识那个小贩?
\n
谁会因为他的死感到悲痛?
\n
但道理如此,没人该蒙冤而亡,所以就应该去做。
\n
类似的心情总是如此的,会在不同的时间因为同一件事生出不同的态度,上一刻还在愤怒,此刻就变成了漠不关心,下一刻再回想起来也许又变成了愤怒。
\n
就是因为如此,才正是人心的复杂通明之根本。
\n
所以天下事,往往不在于你怎么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