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思囡正式拆分上市的话,其市值将不低于三千亿美元,而现在nn控着思囡13%的股权,可以说对它形成了绝对地控制。如果能和汇丰银行达成换股协议的话,就算nn的控股比例被稀释到5%,她仍将有可能是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但是你好像刚才已经说过汇丰银行以及背后支持它的英国政府对收购并不赞同,所以这一条路也已经被堵死了对吗?”
看着眼前这个知道举一反三的洋学生,我得意地向姐姐显摆道“卡莉,虽然换股协议收购让思囡不必马上支付大量现金,可就像你说的那样,思囡为了完成收购汇丰银行的目的必须将自己地股票按一定比例去和汇丰置换,这其实也相当于支付大量的现金收购准备,而且新增发的股票还改变了思囡现有的股权结构,甚至因为股东权益的淡化将有可能使我姐姐丧失对银行的控制权。这种隐性地收购成本其实比现金负担带给思囡以及我们地麻烦要大的多!
这只是咱们站在自己地角度考虑换股协议的收购问题,其前提也是假设汇丰同意换股,但实际情况是咱们的提议根本就不会得到汇丰银行董事局的同意,甚至就连思囡的董事们也会对此投反对票。因为一旦他们同意换股那就等于同意了稀释自己原有的股权,连我姐姐这个本来对思囡保持绝对控股的第一大股东都有可能因此而丧失对新公司的控制,那其他股东当然就会更加惶恐。另外,汇丰的那些高管们如果得到了思囡收购汇丰的消息后,也一定会因为害怕公司重组后的一系列必要的人事变动损失到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极力反对这件事,他们不但会利用本身的机构优势构筑反收购的防线。还有可能因为知道过多的内幕而通过使用反收购条款或者是驱使咱们的竞争对手入局等一些不正当手段来左右董事会的决议,甚至他们还有可能因为思囡的身份而和渣打等英国国内的同业们结成同盟。如果是这样的话,咱们的收购成本必然会因为他们的反收购防线而增加,甚至还会因为这次行动而将汇丰推进竞争对手的怀抱。
而至于说最后一种综合证券收购方式,则是结合了前两种收购方式衍生而出的,其出价方式不仅仅包括现金和股票。甚至还有思囡的权证、可转换债券和公司债券等各种权益。虽然说这是一种最优化的收购方式。但当思囡面对的是像汇丰这样本身资本结构就很复杂的金融巨兽的时候,如此种类繁多的支出方式必然使收购成本的结构变得同样复杂化起来。也一定会让思囡的出现现金负担、股权分散以及债务成本等多种收购风险并存的局面。
另外,除了这些主观上的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