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合作关系当然好,如果不行,他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
原油人工生产、南光集团的暂时不可替代性,这两个在国内的布的棋子就已经足以保他在国内的产业二十年不会因为政局的变动而受损。
当然,这个布局不仅能保证他在国内产业的安全,同时还以华夏日益提高的国际影响力作为保证寂静农场安全的奥援。而寂静农场的安全又是保证国内产业的基础。这是一套连环马,相互的保险。至于二十年后,他在华夏国内也许已经完全站稳脚跟。就算有人想要对付他也难。
所以在华夏他对强势政治人物的保护需求,并不是很迫切。
相反,在巴西和美国两国,他的生意才更需要政治层面的保护。所以他会计划在巴西和美国推几个能在政治层面帮他说话的人上去。
他刚才提出来的两个项目,其实也是他临时想出来的。那些东西空间确实有。拿出来发展成一个项目肯定没有问题。
但他对陈博计划将碳纤维生产工厂设在偏远的地方有点想不通:“你刚才说的,是真有那计划?”
“你是想说各种成本的问题?”
李晟摇头,说:“如果将工厂设在偏远的县,成本肯定是要增加的。至少人工成本会增加。”如果没有足够高的薪水,恐怕很难吸引大学生离开大城市去小县城工作。“问题是,我担心你就算开出相对高的薪水也很难吸引人才。”
至于运输成本之类的,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要知道去年全世界的碳纤维产量也不过六万吨。一个碳纤维工厂的年产量能达到一千吨就非常了不起了。李晟觉得陈博未必会在罗恒任职的县建那么大的工厂,也许建个年产一百吨的就差不多了。那个产量三辆卡车就能拖走。
陈博笑着说:“那都不是问题。公司当然是在临港的。到时候建一个规模不是很大的厂子,也不需要多少人。有了那个厂子,也就和当地政府牵上关系,到时候做其他的投资也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