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者或者无心,但听者有意。
被罗峥那么一说,李晟突然觉得寂静农场并不是完全没有形成居民点的条件。
从天晶文化回到家后,李晟就一直在考虑是不是真的可以在寂静农场形成一个居民点。
那样做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地方是对他一些计划都有一定的帮助。有了居民点后,教育和医疗方面能上一个台阶。而且也能凝聚周围印第安人的民心。另外他的贫民球星培养计划也有不少的助力。最后,农场也可以尝试发展一下工业之类的。
别的且不说,正如罗峥说的那样,如果有一个居民点,可以供工人和家属居住,以后他请临时工也方便一些。
而弊处,就是那样的居民点有可能失控,就像那些大城市一样,当大量的贫民涌入而无法控制的话。寂静农场的秩序可能会失控。另外,愿意在这样气候上定居的,只能是当地人。到时候,居民点的人口将会以印第安人为主。
按照他的计划,两到三年后,农场的工人要达到两千人以上。这些工人肯定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容易找到足够的华夏人来工作,他只能尽可能聘请当地人。居民点第一批居民当然是农场的工人。保守估计,以后农场会有接近两千个正式职工,仅仅是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他估计会有一万左右的人口。
一万人口在华夏,也就大一点的村子。但一万人的社区已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他不敢保证能一直掌控住。特别是那些人大部分都会是印第安人,他们的风俗和他的理念发生冲突是可以预见的。而印第安人后裔有他们的行为准则。这些意识上的差异,处理不当很容易形成冲突。到那个时候,好事都能变成坏事。这人口的比例也要控制着。不能让任何一方独大。
还有,如果形成了居民点,那个地方归谁管也是一个问题。一旦成为小镇或者城市,巴西政府层面肯定会渗透进来。他是放弃那个地方还是和政府争夺控制权?到时候他无论是怎么选择,都不见得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