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方金指出:“编剧大于并且永远大于剧本,是剧本拥有者。有些编剧会自愿放弃者权利,是他的权力。剧本是影视工业的一链,但剧本本身不能拆解成产业链,不能拆解成前段与后端。以养蛊法创作剧本是对写作者尊严的挑战,别说我没提醒您,言尽于此,祝您成功。”
《神医喜来乐》编剧高大庸表示:“资本的意义本来是中性的,可以促进一个产业,也可以毁灭一个产业。这两年闯入文化产业的这波资本其实和制造615股灾的是同一拨人:穷凶极恶、无所顾忌、杀鸡取卵,最终自取灭亡。”
网友们也纷纷凑热闹,加入了讨论大军,有网友支持编剧:“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好剧本稀缺,对编剧不重视。剧本谁都可以改,导演可以改、制片人可以改、演员可以改,最终出来的东西往往是又烂又狗血。”、“阿狸影业,好ip不是你说的算,好编剧也不是你说了算。”
也有网友支持徐沅翔:“职业编剧改编的ip一再让我们失望,或许还不如网友更懂得如何改编才能即保持原著又让粉丝接受,适者生存,没什么不妥。中国的编剧嚷着要欧美日韩编剧的地位,也要拿的出过影的作品才行。”、“传统编剧的危机来了,他们之所以愤怒反击是因为他们高高在上的地位,被人狠狠地摔下来了。”
张然对徐沅翔的言论也非常无语,让一堆编剧写剧本,从中选最好的,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东西,美国人上个世纪都玩烂了,他竟然把这玩意当宝拿出来献。
不过真正让张然反感的是所谓的“吊丝购票心理学”,这个理论暴露了中国电影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个行业里充斥了太多徐沅翔这样的从业者,他们没有考虑过要拍出好作品,也没有考虑行业的未来,就是通过糊弄观众来赚钱。
很多人把观众当傻子,觉得可以随便糊弄,但问题在于观众不傻,被骗了一两次后,国产电影的名声搞臭了,到时候死的不只是一个,而是整个行业;香江电影就是这么死的。
以前电影圈赚快钱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