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张一谋读完剧本,大为震动:“这个剧本好,比《金陵十三钗》要好。电影立意非常高,格局非常大,非常深刻。我觉得看完电影大家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事情,在西方竟然被遗忘了,为什么会这样?还会思考,连南京大屠杀都会被遗忘,那么还有多少事情被遗忘和抹杀了呢?我觉得这部电影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未来启示录》的延续,《未来启示录》在讲历史轮回。这部电影是在告诉我们为什么会轮回,因为我们太健忘,我们太容易把过去的事情忘记了!”
张然听张一谋这么说,不由笑了:“行了,好听的就别说了,问题呢?”
张一谋想了想,道:“真没什么问题,整个剧本可以说是丝丝入扣。要是我拿到这样一个剧本,做梦都会笑醒。不过有一个地方,我倒是比较担心。”
张然马上道:“什么地方?”
张一谋道:“《金陵十三钗》在美国上映后,挨了很多骂。很多媒体根本就不是从电影本身来批判的,而是从政治角度进行批判。他们说电影是民族主义、国家沙文主义;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他们说电影丑化东瀛人,把东瀛士兵描绘成了野兽。1937年的南京城里的东瀛兵不是野兽是什么?你这部电影不光有对东瀛兵残暴的描绘,还指责掩盖大屠杀的人是帮凶,等于把这些人都骂了。电影上映后,遭到的攻击肯定比《金陵十三钗》要多。”
张然知道东瀛人在美国影响力很大,也知道很多描述南京大屠杀的作品都受到过攻击。
华人作家刘宇昆对张纯如的死,是这么说的:不仅在网络上受到攻击,连有名的西方学者也开始发表学术文章表达对张纯如著作和动机的怀疑。有人宣称她夸大了死亡人数,还有人指出她叙述中的细枝末节不是无法核实就是与其他证据向左,并因此竭力侮辱她。不可思议的是,有非常多的人似乎认为努力记住一场暴行比暴行本身更下作可耻。
这些恶毒攻击张纯如的人带着学术讨论的文明面具,既不疯狂叫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