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aus自信回应:"我们的扫描仪误报率仅2.7%,远超行业标准。"
\n
朝阳指尖轻叩桌面,语气平和:"数据确实亮眼,但实际应用呢?"她调出平板投影瑕疵报告:"请看这份数据——贵司系统在检测b柱接缝气泡时,漏检率达15%。"
\n
德方技术总监klaus推了推眼镜:"阮女士,关于气泡问题,我们愿意提供额外3年质保。"
\n
朝阳轻笑:"质保可修复不了品牌声誉。"她展示一组社交媒体截图:"去年冬季,北京已有车主因类似裂缝投诉。"
\n
翻译完,patty立即用德语补充,“根据中国gb/t34036-2023最新标准,这属于a类安全隐患。”
\n
她又推过一份文件:"更严重的是,我们发现每周三下午的检测数据存在人为调整痕迹。"指尖点向日志记录,"灵敏度降低后,漏检率翻倍。"
\n
klaus脸色微变:"这...可能是技术员操作失误。"
\n
"失误?"朝阳翻开报表,"连续52个周三都'失误',这概率未免太巧合了。"
\n
翻译完,patty补了句,“这在我们中国叫'系统性漏洞'。而且,如果按照德国《工业安全法》第37条……”
\n
对方踟蹰对视,噤声不语。
\n
计算器清脆作响,朝阳点开投影幕布亮起惊人数字:"按贵司年产量10万辆计算,15%的瑕疵车召回成本是——2.4亿欧元。"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