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公函的提交,一方面是真的为了寻求苏联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做出一个试探。如果苏联人有心插手中东事务的话,那么他们肯定不会错过莫斯科会议这个机会的,骤然将以色列复国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来,不仅能够起到打英国人一个措手不及的效果,还能够对外表一个态 ̄ ̄我们苏维埃共和国联盟要进军中东了,中东那些一直抱着英国人大腿的大小地主们都给给我收敛一点儿。对于楚思南来说,他本人对犹太这个民族并没有丝毫的偏见,与此相反,他甚至对以色列这个国家有着几分好感,要知道在历史上,以色列是最早承认中国的几个国家之一,而且在六七十年代,它也是极力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国家之一。当然,作为苏联如今的最高领导人,楚思南绝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好恶来决定某一件国家大事,尤其是这种支持了某一方就会得罪另一方的国际关系大事,他绝不会忘记美国人曾经犯下的那些错误。不过精明的犹太人这一次并没有压错宝,当楚思南将这个问题在国务会议上提出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与会代表都赞成支持以色列复国,并且应该将这件事情立刻提上日程。把它作为一个议题,放到莫斯科三国会议上去谈。毋庸置疑,随着苏联军力地膨胀以及对德战争的胜利,尤其是在希腊争端问题上的大获全胜,苏联国内决策层出现了一种自信心高度膨胀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相当普遍。在这种自信心膨胀的驱使下,以强硬与对外扩张为主流的鹰派思潮开始弥散,而向中东扩张影响力,显然符合这种思潮的本质。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现象的出现,让楚思南提高了警惕。他觉得鹰派思潮的泛起,绝对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鹰派意味着强横、意味着大国沙文主义地蔓延、意味着“苏联老大哥”气派的重新出现。而如果不对这种思想进行压制,那么毫无疑问。若干年后,在他领导下地苏联,将会重新转回到那段曾经走过一次的历史轮回中去。在有了这样地警惕性之后,楚思南也做了一次深刻的自我检讨。作为在苏联政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领导人,他在鹰派回潮的问题上绝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什么叫做统帅?什么叫做元首?顾名思义,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政府的核心。是整个国家机器运转地操作手。无论是在苏共党内,还是在以克里姆林宫为核心的苏联国家政权体系内,任何一种思想的出现或者说是政策的走向,都是以他楚思南的决策以及倾向为指导的。在这一段时间里,他楚思南在希腊问题上表现出来地强硬态度,以及英美妥协所带来的后续影响。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了苏共内部以及苏联政权核心中鹰派思想的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