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在苏德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实战指挥官,他们中有善于进行大兵团作战的指挥官,比如朱可夫;有善于指挥机动作战、进行装甲军团对决的指挥官,比如罗科索夫斯基;有善于破阵攻坚、乱中取胜的指挥官,比如梅列茨科夫。当然,那些从各个方向上攻到柏林城下的中高级指挥官、作战参谋,也都各自有所擅长,比如从高加索地区一路西进而来的指挥官,就极其擅长指挥山地作战;从列宁格勒方向上过来的指挥官,就擅长在水网地区、沼泽密布地带指挥作战;而从白俄罗斯、乌克兰方向上过来的指挥官,就精通在丛林地貌、草丘平原地区指挥作战。吉尔尼洛娃把这些战场的一线指挥官们聚集到一起,为她将来所要干涉的希腊战事出谋划策,那情形真是热闹至极,毫不客气的说,恐怕楚思南那最高统帅部的智囊团,都没有这个阵容来的强大。尽管在这些指挥官看来,希腊的战事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吉尔尼洛娃的身份在那里摆着,谁看见她较真心里都有些发虚。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这些人倒也是竭尽全力,尽可能把整套作战计划做到无一漏洞,不为别的,大家伙都怕这个喜怒无常地女人,一旦在希腊吃了亏,会把帐算到他们头上。经过几天时间,一大群指挥官、作战参谋集思广益,针对希腊每一个可能性战区的地形条件、敌军兵力布防特点、可能性的变动等等因素,制定出了一套近乎完备的作战计划。战场如何推进、各个战线的兵力如何调配、各个进攻方向上应该向哪一个区域推进;如果在某个地区受挫应该如何应付、在某个地区进展顺利应该如何趁热打铁乘胜追击、如果在某道防线上英军增兵怎么办;某一地域的英军在遭受攻击后有可能向哪个方向撤退、在他们撤退的时候应该如何应付、如何对集结在特定区域的敌军实施有效的合围并最终歼灭、如何防止英军向海上撤退、如何防止英军向土耳其方向撤退等等等等。毫不客气的说,这些指挥官、作战参谋们。是真地殚精竭虑,尽可能将希腊战场上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状况以及相应地对策考虑到了。不过即便是如此。朱可夫等人还是一再强调,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在前一刻谁也无法猜测到下一刻会发生些什么,因此,无论多么详尽得当的战役计划,也只是一个计划,它必须根据战场形势地发展,而不断做出改进。斩获颇丰的吉尔尼洛娃,终于兴冲冲的离开了柏林前线。而对于她的离开,包括朱可夫在内的所有柏林前线指挥官,全都松了一口气,在他们看来,这位女瘟神可要比那些亡命的德国人可怕多了。信心十足的吉尔尼洛娃,一回到莫斯科就直接跑去见了楚思南。她一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