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在战役发起之初,炮兵部队的弹**量高达三到四个基数,汽油、柴油四到五个基数,航空燃料十四到十五个基数,士兵给养始终保持在二十到三十个日份。“俄国人的进攻,以前所未有的威力和速度发展着,很清楚,他们的最高统帅部完全掌握了组织大量机械化集团军进攻的技术。在维斯瓦河和奥德河之间所发生的一切是难以描述的,欧洲自罗马帝国灭亡后,还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针对苏军在这场战役中后勤部队的完美表现,德国军事历史教科书上做出了如此评价。到十月底,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苏军解放了波兰全境,同时击溃了二十五个德军师,全歼了三十五个德军师,通往柏林的通道被全面打开,同时,德军在东线的主要主力已经完全灰飞烟灭。就在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奥德河战役正式展开的同时,苏军在中路地区、南路地区同样也在发动攻势。十月初,以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第三方面军为主力的苏军中路部队,正式发起了对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攻击。以弗里斯那为指挥官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无力抵抗,被迫向后方转移,企图返回奥地利境内再次组织防线。但是,德军的计划被以朱可夫为首的苏军东线指挥部看破,于是在朱可夫的指挥安排下,刚刚完成对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进攻的原苏军草原方面军快速向被西北挺进,在不到一周时间内,击溃了奥地利南线的德军f集团军群主力,从而在南线截断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西进的道路。与此同时,乌克兰第二方面军主力开始向西挺进,先是粉碎了德军在小喀尔巴阡山仓促组织起来的防线,继而强渡摩拉瓦河,从北面突入奥地利境内,截断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后撤的道路。苏军的快速进攻,彻底打乱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战役安排,并直接陷入了被全面合围的巨大困境。到十月中下旬,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撤退到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附近地域,而苏军也随即完成了对维也纳的全面合围,近二十万德军困守孤城,最终于十月底被迫向苏军投降。兵败如山倒,这句话如今充分的体现在了德军的身上。从一九四一年,希特勒下令对苏联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以来,历时三年,德军在东线先后投入的数百万大军,几乎全数被苏军歼灭。此消彼长,随着战事的推展以及东线德军被一步步的削弱,苏军在西线的兵力却是一步步扩大,而随着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光复,大批原属各国的抵抗力量加入进来,进一步充实了东线盟军的力量。在维也纳战役结束之后,苏军以及东欧各国的盟军兵力已经超过了七百万,其中,仅仅是南斯拉夫铁托领导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